官方微信号

详细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发展
利来国际最老:【航天科普】卫星遥感技术:“硬科技”助力我国防灾减灾
发布日期:2024-07-01 10:37:31 来源:利来资源站首页 作者:利来资源首页入口
  洪水、地震、冰雹、雾霾、台风……近年来,全球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作为能够揭...

  洪水、地震、冰雹、雾霾、台风……近年来,全球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作为能够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卫星遥感能够对地球表面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测,获取大量地理信息,为灾害应对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支持,在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比于传统的灾害监测手段,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对地表进行长时间的连续观测,掌握地貌、气象等多种信息,并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在此基础上,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丰富的数据,包括图像、数字模型、地形信息等,这些数据能够提供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为灾害应对提供重要支持。基于其高效、准确、可靠等优点,卫星遥感技术能够高效率地提供数据,实现灾害应对的快速决策。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的任何角落进行观测,对于临近海域、边境地区等难以进入的区域则更具优势;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多光谱信息,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多种频带,从而获取更为全面的地表特征信息;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采集多时间段的数据,对地球表面的演变过程进行长时间连续的监测,从而掌握地球表面变化的历史信息。

  如今,卫星遥感技术正在灾害预警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对灾害预警系统的使用和强化,是防范自然灾害损失最好的手段之一。

  地震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地表形态、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等进行连续监测,掌握地壳运动变化,进而预测地震活动。在地震事件发生前,可以通过卫星数据,对地震前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测,及时制定应急预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气象灾害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大气温度、云图、气压等数据,预测出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类型和范围,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例如,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热岛效应进行监测,预测当地可能会出现的高温天气,及时安排人员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我国拥有庞大的海域面积,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针对海洋灾害进行监测,如监测台风路径、风力、海浪等,预测可能会发生的灾害,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海洋资源和渔业生产。

  荒漠化属于土地生态系统恶化的特殊类型,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等情况,及时发现荒漠化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防止荒漠化进一步加剧。

  山体滑坡是山地地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发生时危害极大。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量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地形数据,对山地地区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与分析,从而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山地灾害,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

  灾害发生期间,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受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为后期的救灾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以气象卫星云图数据的处理分析为主要技术手段,可以监测沙尘暴的形成、预警及危害程度评估。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沙尘暴的卫星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并取得一定成效。

  森林虫灾是林业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通过分析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精准直观地获取植被面积、分布情况、病虫害灾害等数据,及时掌握灾害情况。

  1995年,我国就组建了荒漠化监测中心,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在GIS 、GPS和现在通信手段的支持下对土地荒漠化进行定期预报和趋势预测, 提出荒漠化防治的各种对策。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应急期间对相关流域的水面范围的变化进行定期监测,对洪涝范围变化、受影响居民地、重要设施等因素进行动态监测,为灾害防治,受灾人员转移、人口救助等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

  除此之外,国内外许多案例表明,对于台风、龙卷风、森林退化、霜冻、土壤侵蚀、海洋漏油污染、地震等灾害,遥感监测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救援率,为防灾减灾做出巨大贡献。

  灾害发生后,卫星遥感技术也可以用于灾后评估和救援工作中。如在地震灾害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形态的变化、房屋损害等进行评估,帮助土木工程师确定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为灾后重建和修复提供数据支持。在野火灾害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对灾害区域进行监测,提供详细的地图和影像数据,帮助对灾后损失进行评估,并且可以提供灾后重建和修复的指导。

  如今,在自然灾害应对中,卫星遥感技术所扮演的角色正越来越突出,其高分辨率、高精度、实时性和及时性等优势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相信未来,卫星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和潜力将得以被更好地挖掘,在减缓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应急需求。